D56-58:呼和浩特|在辉腾锡勒草原上被人开车追赶,呼和hot两日游
辉腾锡勒遭人开车追赶
从乌兰哈达火山一路南下,今天要先去一下辉腾锡勒草原,在写作此文的此时,辉腾锡勒草原已经显示为暂停开放,我们去的当天,只是核心景区比如黄花沟关闭了,车子可以自由进出,结果这一去可真是见识到了内蒙古牧民的狂野。
上午十一点路过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宏盘乡,走到这里就看到路两边有很多迷你长城一样的装饰,感觉此地和长城有关,于是搜索一番,但豆包给出的答案不足为信,我也就不贴出来了。
中午大约十二点,我们抵达了辉腾锡勒草原。实话说,进入蒙中以来,草原风光远不如蒙东的呼伦贝尔,但辉腾锡勒这个地方确实相比蒙中其他地方要能打一些,首先是地势高,是山上草原,不是平原,所以上山的第一个坡直入云端,远处则是山下的城镇,反差带来的景色很美。
整个辉腾锡勒大部分的景区牧民都已撤出,只留下极少数人还在做生意,比牧民更少的是游客,也就是我们,一路上算我们在内,只有两三辆车看着像是游客。我们给自己定的两个途径点,还没到第一个的时候就有一辆皮卡车拦住我们,说里面都已经关闭了,要不要骑马吃饭,塞给我们一张名片,我们说我们自己看看,这人说有需要打电话,还算客气。
因为看到去途径点 1 的路都是土路上的雪地,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就不走这条路了。继续往山上走,遇到一片巨大的风车林,也是我见过转的最快的风车,我停车走下去拍照录像,没一会儿就被地面的雪闪得有雪盲症状了。
【大风车视频】
回到车上继续往里走,此时擦肩而过一辆轿车,它忽然原地掉头,我心里想,不至于吧,拉客这么野?然后这辆车不紧不慢地跟着我们,在我们转入黄花沟的景区后,他忽然加速追上来,在我们左侧并排行驶,狂按喇叭。因为此前和拉客的人已经打过两次交道了,此时完全不想搭理他,直接一脚油门甩开他,随后他就追我们,我们不急不慢地开进黄花沟的土路(此时因为溶雪已经是泥土路),他跟了一小段,在泥土路上坡的位置停了下来,转头离去,而我们则踏上一段惊险刺激又壮阔美丽的山地越野之旅。
【山地越野视频】
最后有惊无险的,我们离开山路,回到国道,不出意外的,整个车变成了泥巴车。车子油量也不太够了,我们找到最近的加油站却只有 92 号油,于是我们只加了 100 块先应急,终于花掉了存了好久的两张 50 现金。
回顾一下,如果不是有这么一段遭遇,走了一段山坡越野路段,辉腾锡勒在这个时节来会变得极其无聊,但这就是旅行的偶然带来的惊喜吧,我特别喜欢这一段路,轻微而可控的侧滑带来了很强的驾驶乐趣,最后从山谷里走出来,也很有虚惊一场的解脱感。
呼和浩特
下午四点钟,我们来到了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像一只眼睛,我们进入的位置是眼睛的右边,因为此前又补给了不少装备,比如 usb暖手宝、脱困履带——还有青砖茶等,而给恙儿升级的拍摄设备——iPhone17Pro,也在此地。我们先去菜鸟驿站拿了大部分东西,又去白塔机场的邮政自提手机,稍费了一点周折。白塔机场之所以叫白塔机场,后文会有提。
今天的民宿依旧是别人的家,在一楼,我爱一楼²。小区免费停车,就是每次进入要登记一下有点麻烦。晚上觉得累了,直接点了外卖,但果然外卖的焙子不好吃,在呼和浩特的两天最后也没有给焙子翻身的机会。
第二天早晨第一件事,也是来呼市的最重要理由,去理想店里给车做保养,8 万公里的大保养,除了增程器以外,还有减速油、刹车液、空调滤,一共花了 1900。而这两天也把明年的保险续了,3600 元。当然,保养会送洗车,所以我们昨天一身泥巴的埋汰小车,终于有了专业的清洗机会。
此时的理想正卷入 MEGA 自燃事件,而我的理想股票抛售在这一波段的顶峰,用理想股票的收益保养理想汽车,也算是免费保养了。
清真大寺
在一座省会城市里没有了车,我们反而更自由了——不用找车位。打车去今天要逛的区域,第一站,清真大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南街28号,是该市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该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1923年曾先后重修。寺院整体坐东朝西,为独立的三进院落,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寺内主体建筑有礼拜大殿、望月楼等,其中望月楼建于1933年,高33米,平面六角形,是寺内的标志性建筑。大殿可容纳五百多人聚礼,殿顶有五座六角顶楼。寺内还保存有《重刻洪武御制回辉教百字号碑》等7通碑石及30卷阿拉伯文手抄本《古兰经》。2013年,呼和浩特清真大寺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问恙儿,这位姑娘热裤穿这么短,符合门口女性不能穿着短裙的要求吗?恙说,人家穿着光腿神器呢。我直呼有道理。
意外的,撞见寺内刚好在举办回民婚礼,从现场看起来,形制似乎和我们的婚礼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在清真寺内。
从清真寺出来往南走,呼和浩特的很多老建筑、老景区都集中在这个区域,不过我们先去吃饭。下午要去大召,就不在席力图召再花冤枉钱了。
德顺源非遗烧麦门口有大鼓书的表演,但就和我们在苏州的餐厅里听到的评弹一样,必然不是什么上品,仅够吸引过客的目光罢了。
中午到了一家「巧姑娘莜面馆」,这次我们点了西贝的招牌莜面窝窝。不过这家远不如我们在正镶白旗吃的莜面好吃,平平无奇,而过于复杂的汤里面混了恙儿不吃的香菇,还有诸如茄子、土豆之类的菜,让它的味道复杂,远不如正镶白旗的纯羊肉汤纯粹。
大召无量寺
午饭后,我们去大召无量寺。路上看到有影展,本来展览的照片也蛮有趣,都是呼和浩特的老照片,可很容易就察觉到了非常多的 AI 元素,无法识别的汉字、同样课本的不一致等等,我还是善意地推测,是老照片使用 AI 提高分辨率的时候被污染了,而非主动使用大量 AI 生成的照片参战,因为那些照片如果用 prompt 写出来也挺复杂的。
走过影展就是大召无量寺-阿拉坦汗广场,往南就是大召九久街,往北就是大召寺。门票 35 元。召是蒙语音译,庙的意思,大召就是大庙,小召就是小庙。
大召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部,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它由阿拉坦汗于1579年主持兴建,1580年竣工,初名“弘慈寺”,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奉一尊由3万两纯银铸成的释迦牟尼像,又被称为“银佛寺”。寺院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采用汉庙形式的“伽蓝七堂制”布局,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等。其“银佛、龙雕、壁画”被誉为“大召三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山门屋檐下还高悬着“九边第一泉”的匾额。大召无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4A级景区,展现着独特的召庙文化魅力。
至此无论是贝子庙还是大召无量寺,都是汉藏结合的形制,在里面溜达又是熟悉又是陌生,只能感受到一点异域情调,却还不是完全陌生的东西。
观音殿的外围有一圈海报,完整地科普,佛普了殿内各种雕塑壁画的名字和故事,如吉祥天母、唐卡、曼陀罗、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等。比较有趣的是那幅《康熙私访月明楼》的仿制品,上面写着「该作名世之初,收藏于大召公中仓内,文革前被内蒙博物馆借走,至今仍在内蒙博物馆内收藏,现大召展出的是复制品。」哀怨之气浮于纸上,我们后来去内蒙古博物馆找这幅画也没有找到,并未展出出来。
因为佛堂内不能拍照,所以大召三绝的银佛并不能给给位演示了,看一眼屋檐上的龙雕吧。
这组造像展现的是藏传佛教中的和睦四瑞(又称 “四和谐”),由大象、猴子、兔子、飞鸟组成。其故事源于藏族民间传说:在嘎西森林里,四兽起初因争食果树果实产生纷争。为选长者,它们以 “谁最早见果树生长” 为据,最终聪慧的飞鸟因道出 “是自己的粪便孕育了果树种子”,被推为长者。此后四兽团结和睦,大象驮众兽过河,猴子摘果共享,飞鸟预警危险,兔子传递讯息,彼此尊重、互助共生,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象征。
寺里下午人逐渐多了起来,有穿蒙古服和藏服的小姑娘,衣服都很好看,还有穿大清太后服的,该说不说非常合身。
出了无量寺,往南溜达,在街上买了一瓶乌兰察布老酸奶,非常粘稠浓厚,还买了一个烤奶皮子。两个加起来 25,不便宜。
本想走到宝尔汗佛塔看看,结果它在维修,于是我俩停下来琢磨接下来去哪,而身边一座宏伟的建筑就是观音寺。可见呼和浩特佛寺之多,「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所言极是。
说起来青城驿站是呼和浩特不得不提的城市特色,它是环卫工人的休息点,也是公共厕所,是密度非常高的,比大部分城市都便捷密集,也是给呼市加分的一个重点市政工程。
五塔寺
再去五塔寺吧,从经过五塔寺去青城公园。五塔寺原名慈灯寺,是一个小寺,最核心的景观是寺庙最深处的五塔。
呼和浩特五塔寺原名“慈灯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1732年竣工,主体建筑为金刚座舍利宝塔,仿印度菩提迦耶塔形制,通高16.5米,由塔基、金刚座、五座小宝塔组成,砖雕工艺精湛。寺内藏有三块珍贵石刻,其中蒙文石刻天文图为世界唯一蒙文绘制天文图,由清代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绘制,科研价值极高。“五塔映月”是“青城十六景”之一,展现独特建筑与自然融合之美。
五塔两边有两个石灯的拍摄角度很好,但我拍不出来,恙儿拍了一张非常好看。
因为五塔寺相比寺庙更像是一个展览馆了,所以里面并没有禁止拍照。于是我也拍下了在大召特别好奇但不能拍照的曼陀罗。
青城公园
走到青城公园的时候,我俩已经是又饿又累了,于是仅停留五分钟就打车先回理想汽车拿我们的车。但短短的停留还是让我对青城公园赞不绝口,我说这才叫人民的公园,一大排十几张乒乓球桌。
回到理想汽车,我们的车已经做完保养洗好车充好电了,这也是上路以来车子最干净的一次。不知道洗车小哥会觉得爽呢还是崩溃呢。
开上车,我们立刻折返回到清真大寺附近的宽巷子餐饮一条街吃完饭,饿死了饿死了。
宽巷子
停车很难停,我们在里面绕了一圈后,出来停到对面二百米外的一个免费停车场,那里倒是非常空余。好运的是在宽巷子的门口,我们遇到了恙儿念叨了一路的新疆馕饼,而这家新疆馕饼特别特别特别好吃,四块钱一个,就卖这一个 SKU,不整虚头巴脑的。我们俩认为它这一个 SKU 足以干翻所有面食,实在太好吃了,第三天我们从呼和浩特离开的时候,早晨特地来这里又买了三张馕带上路。
再就是羊肉串,进宽巷子里不远的一家,吃出了童年时代的味道,但童年时的羊肉串是 4 毛一串,这里的是 2 块一串,不过价格相比杭州也是良心至极了,并且羊肉品质天上地下,没有可比性。
牛肉干价格普遍在 90-150/斤,我和恙儿查了一下,要用四斤牛肉才能做出一斤牛肉干,理解了这个价格。
虽然没看过《再见爱人》但被恙儿科普了熏鸡,于是在离开小吃街前一定要买一只尝尝,买了一只熏鸡腿和鸡翅,最后没吃完。那些因为困难时期,或者说是冷链运输技术不到位时期的地方风味美食,在吃鲜肉吃得肚皮发鼓的时候真是吃不下去。
呼市第三天,早晨又去了城市对面的菜鸟驿站,剩下的东西在今天到齐了,恙的手机壳和贴膜也到了,提心吊胆的裸奔一天结束了。今天计划去内蒙古博物院,于是中午先开车去附近吃饭,「赵义刀削面」,味道还可以,只是刀削面是机器削的,有点无趣,机器削的面太过精细,粗细稳定,口感也就平平无奇。
有朋友跟我在票圈里说:「会路过山西大同吗?大同的“喜晋道”和“面麒麟”这两家店是师傅手削,其他店基本上都是机器了」
内蒙古博物院
吃完机器刀削面,来到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是我除了澳门赌场外见过最大的单体建筑,它怎么这么大呢?我们查了一下,原来它是中国除了国家博物馆以外面积第二大的博物院(也有说第三大)。我们在里面走了三个小时,到最后脚底板也疼,膝盖也疼,下次来逛这么大的博物馆我真想坐轮椅逛了。
馆内的展品有标注是一级文物、二级、三级文物的,相比其他的展品,有等级的文物一眼能感觉到其独特性和历史厚重感。
好像贴图贴得有点多了,收一收,内蒙古博物院实在太大了,除了历史文物以外,还有一部分自然博物馆的内容,多少夺走了一点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功能,这一部分有大量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问就是栩栩如生)。各种不可能同框的动物被放在了一个集中的区域内,有一种自然大和谐的感觉。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小孩哥,他是志愿讲解员,讲的非常熟练,讲完了请叔叔阿姨给写个评语。相比被家长们带来博物院里,尚且不能克制自己叽叽喳喳本能的小孩,这位小孩哥的成熟与专业令人咋舌,现在各地的博物院大多有类似的工艺培训活动,真是非常不错,如果有孩子的让孩子参加这种培训可太有意义了。
最后去的是航天展,因为内蒙古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卫星回收区,和航天也有着不解之缘。
多的图就不放了,因为也没拍多少,逛到这个时候体力已经到极限了,我的户外鞋鞋底很硬,就如光脚走石板走了三小时一般。
原来还信心满满地想把今天当做博物馆日,再去逛一下自然博物馆,现在只想休息一下脚底板。
丰州古城博物馆(万部严华经塔)
我们决定最后取一下万部严华经塔,它又被称作「白塔」,而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的白塔就是来源于此。在走县道前往白塔的路上,遇到了正在降落的飞机。因为已经紧挨着机场外围的围墙了,飞机非常低非常大,我们来回的路上两次遇见,非常壮观。虽然比不上厦门那样在闹市市场里就能看到飞机贴地飞过,但比我在杭州专门去幸福翼公园拍的要壮观得多。
【飞机飞过视频】
白塔就在机场过去一点点的位置,到的时候还差一点就要关门下班了。在本子上做了登记就能免费进入。此时夕阳照射在塔身,
万部华严经塔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街道白塔村西南的辽代丰州城遗址内,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约建于辽兴宗至道宗时期(1031年-1101年),是辽代华严宗佛寺的藏经塔,金大定二年(1162年)曾重修。因塔身涂白垩土,通体洁白,故俗称白塔。塔通高55.6米,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束腰须弥座,上有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及蟠龙柱,造型优美。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可登至第七层。塔内第一层回廊两侧嵌有6通金代石碑,各层还存有大量历代游人题记,包括汉文、契丹文、女真文等多种文字,对研究北方民族史和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此外,“白塔耸光”是呼和浩特的胜景之一。
塔下还看到特别标致的田园猫两只,一只紧张害羞,另一只淡定,似乎是他妈妈。
晚上顶着极其耀眼的夕阳,我们回到呼市,来到一家叫做「优羊传统涮」的地方吃正宗的铜锅涮羊肉。肥羊肥牛,确实好吃,新鲜,没有任何异味。免费的凉皮也给我吃了个痛快。
吃饱喝足,从下午到晚上,也经历了呼市难以置信的堵车,好容易回到民宿,试验了一下今天到货的手机支架和蓝牙遥控器。
晚上送出了为数不多的差评给自己过去还蛮喜欢的一件衣服,短袖德绒,过去一个人的时候没发现洗了会掉色,因为自己所有的衣服都是黑色。这次和恙儿的一起洗,结果把她的衣服给染色了,内心无比愧疚,发泄给了商家。
本次呼和浩特两夜的民宿:
在宽巷子巨好吃的新疆馕饼,我们出发前专门又去买了三张道路上。
锐评一下内蒙古开车
说起来要单独评一下内蒙古的开车,此前一直在国道上开,非节假日路上车也不多,偶尔遇到的大多是专业的卡车司机,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没错,货车司机的素质是非常高的,普遍高于城市里面的渣土车司机),但进入城市后,无论是锡林郭勒还是呼和浩特,以及后来的鄂尔多斯,还是感受到了蒙区司机开车的狂野,地上什标志、杆儿上什么符号都不重要,司机自己开个开心就好,闯红灯、左转道直行,直行道左转的每条路都能看到。在库布其沙漠见到冲沙的越野车后,多少理解这种开车风格源自哪里了。
在朋友圈抱怨过此事后,有人问我,比台州(浙江)的素质如何,我说台州只是开远光灯闻名于世,蒙区是所有规矩视为虚设,台州顶多是浙江最差,蒙区有望争全国第一。
后来我们从乌海到银川,在银川又住了两日,确实,确确实实整体道路素质又回到普通水准。





































































































































